灿阳下的纸钱雨
太子病逝是大事,消息第二日就传到了杨广的耳中。
杨广虽然很悲伤,但作为皇帝,完成此次西巡的政治目的更为重要。所以杨广斋戒三日为最疼爱的儿子表示哀悼之后,继续与诸国国王和使臣宴饮。
杨广和地位最高的高昌国国王与伊吾吐屯坐在观风行殿上,其他使臣分列下座作陪。
殿前陈列着宏大的仪仗和仪式,热闹的鱼龙百戏在九部乐的伴奏声中循环演出,宾主都十分尽兴。
杨广高兴之余,赏赐外藩使臣无数珍宝,又下令大赦天下。
杨广对身边重臣洋洋自夸,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江东诸帝多待在深宫不出来,不知民间疾苦,所以他们活该亡国。我就不一样。
近臣们纷纷夸赞皇帝南巡北巡西巡之功。
李渊也在近臣中。
他闻言后嘴上附和,心里不以为然。
古代确有喜欢巡狩的明君,但没见过带着妃嫔宫女行宫乐人巡狩的明君。
杨昭与自家二郎三郎熟悉,李渊与太子杨昭的关系也较亲近。
李渊很欣赏太子杨昭,常与朋友说若杨昭继位,定是一位仁明之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太子的臣子,是他们的幸运。
杨昭身死给了李渊很大的打击。
他素有济世安民的念头,才会给二儿子取名为“世民”。
在这之前,李渊只是想成为如高颎、杨素那样的国之重臣,稍稍一点的奢望也就是结局要比高颎、杨素好,不仅自己一辈子得皇帝信任,自己的儿子们也能成为国之重臣。他所想的“济世安民”,也只是身为臣子辅佐君王济世安民而已。
但跟随杨广御驾亲征这一路,“皇帝”的光辉形象在李渊面前缓缓崩裂。
杨昭之死,给了李渊原本理想重重一击。
文臣武将,当生活足够富足后,“利”已经满足,想要的就只剩下“名”。
这样的皇帝,真的能完成自己济世安民的愿望吗?
李渊很早就对杨广生出了不满和警惕之心,太子之死,第一次让他对杨广生出了不屑之心。
这样的皇帝,这样昏庸还不自知的自大愚蠢皇帝,凭什么立在自己上头?
如果是自己,如果是自己……
他打了个颤,警觉自己居然生出了忤逆之心,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渊赶紧将心中的僭越之意抹去,但念头一旦升起,就在心底扎了根,只等一场风雨发芽。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知太子病逝后,立刻向杨广请求回去拜祭。
杨广已经得到了杨昭找许多人“托孤”,只有李世民和李玄霸傻乎乎应下的事。
他在儿子病逝后只假装悲伤了三日就继续大摆宴席,也有这个原因。
杨广很生气。
杨广最厌恶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能力,质疑他的统治不够稳固,质疑他治下的大隋不够强盛。
杨昭此举,把杨广的禁忌踩了个遍——杨广还活着,杨昭居然向其他人托孤,还敢擅言储君之位,甚至说出害怕儿子和兄弟自相残杀的话,杨广能不生气?
若不是杨昭已经死了,杨广简直动了废储的心思。
但又正因为杨昭这个一直顺着他的儿子在临死之前说出了如此多的禁忌之语,杨广无论如何沉浸在宴席中,也无法将这些话忘记。
对杨昭托孤的人,杨广也很厌恶。
不过他不是厌恶李世民和李玄霸,而是厌恶那些不敢答应的大臣。
虽然杨广愤怒杨昭的疯癫之语,但朕的太子都求你们了,你们居然不答应?而且朕一定不会让后代重演自相残杀,朕对朝堂的控制力可不是父皇能比的。杨昭“托孤”的愿望很容易就能完成,你们为何不敢答应?
李二郎和李三郎既拒绝卷入储位之争,又承诺就算发生万一,也会尽全力保证杨昭的儿子富贵终老。
杨昭病逝之后,“太子”之位吸引来的人大部分都会散去,流动到齐王杨暕那里。
在自己还在宴请诸国使臣时,居然只有李二郎和李三郎敢向自己请求回去拜祭太子,不害怕触自己霉头。两人这颗赤诚之心,杨广很感动。
杨广问道:“其他人都担心请求拜祭太子会打扰朕的宴请,惹朕不快。为何你们不担心?”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对太子极亲近,为何臣请求拜祭太子会惹陛下不快?”
李玄霸道:“为人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陛下先为君王,再为父亲,太子病逝也只能哀悼三日,继续坚持完成君王的责任。我和二哥还小,朝政之事用不上我和二哥。身为陛下的晚辈、太子的表弟,我们就该回太子身边守灵。”
杨广心头一暖。
是啊,就算他再生气,杨昭仍旧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他寄托了无数心血的嫡长子。杨昭病逝,自己怎么可能不难过?
因自己表示出杨昭病逝前的疯癫之语不喜,那些大臣居然就怀疑自己的慈父之心,竟然不敢前去拜祭太子,哼!
“去吧,告诉世明,朕忙完后就会来看他,让他不要难过。”杨广温和慈爱道,“世明的兄弟和孩子都不在这里,你们身为世明的表弟,是他最亲近的同辈,就以亲兄弟之礼为他守灵,等朕回来吧。”
很巧的,杨昭字世明。如果他能继位,李世民就要避讳改名了。
杨广赐予李世民和李玄霸九环金带,命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张掖主持太子葬礼。
李世民和李玄霸跪地谢恩,领着九环金带回张掖。
“束九环金带”是隋文帝首创“贵臣”的特权,如后世赐吉服一样。
杨广身边近臣,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特权。两个孩子得了这样的特权,他们都恭喜李渊养了好儿子。
李渊这次没有自得。他平静道:“陛下欣赏二郎和三郎与太子的表兄弟情谊,这是他们应做的事,何来恭喜?”
李渊除在宴会时刻,其余时间禁酒肉、服素服为太子哀悼。
杨广感慨能养出李世民、李玄霸这样好的孩子,李渊也是纯善之人。他对李渊的信任又加重了几分。
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张掖时,张掖正因为太子之死乱作一团。
更让当地官员焦头烂额的是,伴随皇帝一同西巡的乐平公主杨丽华也病重了。
杨丽华的身份很特殊。她是北周宣帝的皇后。隋文帝对她心中有愧,所以对她极好。
杨丽华又颇具政治头脑,早早讨好杨广,多次为杨广进献美人。杨广也对她很亲近。
杨广和朝中重臣都不在张掖。张掖剩余的官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玄霸让李世民操办太子杨昭葬礼,自己去照顾杨丽华。
早在得知太子生病时,李玄霸就让孙思邈悄悄以采药之名避开,并且在张掖传孙思邈只是“民间吹嘘起来的神医,本事不如御医,你看,他照顾的李三郎仍旧病恹恹”的传言。
孙思邈被叶护带走,在草原上躲避,得以逃脱杨广的征召。
以杨广的阴晴不定,说不定会让征召的医师为太子陪葬,李玄霸不敢冒险。
杨广离开张掖之后,孙思邈偷偷潜了回来。李玄霸让他开了一剂能缓解病患临终痛苦的药,以“我常服用”交给御医检验后,给杨丽华喝了几日。
杨丽华的高烧仍旧不退,但精神好了一些,算是回光返照,能留下遗言了。
她所说的遗言,果然是李玄霸在史书中看过的遗言——“妾唯一女,不自忧死,深怜之。汤沐乞回与李敏。”
杨丽华这一辈子过得既风光又凄苦,所挂念的只有自己唯一的女儿。李玄霸知道杨广会同意此事,安慰道:“公主请放心,陛下对公主很亲近,定会同意公主。”
杨丽华欣慰地闭上双眼:“陛下常言李三郎颇懂圣意,李三郎如此说,我安心了。”
她意识再次变得模糊,嘴里一直念着“静训”二字。
李玄霸知道杨丽华念的名字是谁的。
李静训,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去年在汾阳宫病逝。后世因墓葬考古发现,在历史爱好者中颇具名气。
李玄霸虽常进宫,但无缘得见这位杨丽华宠爱的外孙女,也无从改变她的命运。
他知道很多人或悲惨或不公的命运,但都只是旁观者的“知道”。
比如他知道杨丽华最疼爱的独女宇文娥英,会和丈夫李敏一起被杨广赐死,包括杨丽华其余外孙、外孙女在内的所有血脉全部被杀。
李玄霸安慰道:“公主请安息。陛下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
杨丽华停下了嚅嗫,神情更加平和。
御医摸了杨丽华的鼻息和脉搏,摇摇头。
李玄霸恭送乐平公主离世,一边派人向杨广报丧,并呈上亲自记录下的乐平公主的遗言,一边为乐平公主治丧。
小小的张掖城,因两位贵人的葬礼满城戴孝。
官宦士族人家一边要让家中女眷穿戴着华丽的衣服首饰,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去为陛下当气氛小组,一边又要在自家挂孝为太子和乐平公主默哀。
他们又要哭,又要笑,每日战战兢兢。
杨广的旨意到达了张掖。他果然同意了乐平公主的请求,将乐平公主的食邑都赐给了李敏。
他让李玄霸将乐平公主的灵堂设在太子一旁,减轻了两个孩子的工作。
李世民和李玄霸也得以聚在一起守灵,互相照顾。
李玄霸将一张一张的纸钱丢入火盆中。
——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李玄霸又为杨丽华填上了香烛。
——陛下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
安息吧,带着谎言安息。
……
大业五年,大隋平吐谷浑,西域诸国纷纷朝贺,献西域几千里土地。大隋新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迁天下犯人戍卫。
《资治通鉴》曰,“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大隋最强盛的时刻到来。
……
杨广回来了。
他带着太子杨昭和乐平公主的灵柩,浩浩荡荡抄近路回西京大兴安葬。
李渊也跟着杨广离开。李世民和李玄霸跟随处理西域之事扫尾的裴世矩,继续留在张掖。待裴世矩回朝时,再一起回来。
杨广离开时,文武百官终于换上了素衣,为太子进行迟来的守孝哀悼。
从六朝时开始兴起的祭奠纸钱被赶着做了出来,沿路挥洒。
李世民和李玄霸站在张掖城门口,目送大隋皇帝的车驾离开。
在大隋最强盛的时刻,一路挥洒着纸钱离开。
正午的阳光将天边的云彩都染成了火海,仿佛以最直观的景色来描绘此刻大隋的烈火烹油。
而在这灿烂的阳光下,纸钱纷纷扬扬如雨飘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剧情结束。
今天无加更,明天再努力。
碎碎念:
1、
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资治通鉴》
2、
妾唯一女,不自忧死,深怜之。汤沐乞回与李敏。——《北史》
2、
关于杨广在太子病逝后的举止,是依照原本历史中,杨昭大业二年病逝东都时的举止写的。
在七月杨昭和杨素先后死后,杨广除了封王、建造陵墓和寺庙之外,还做了以下的事:
“帝以启民可汗将入朝,欲以富乐夸之。
太常少卿裴蕴希旨,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以下至庶人,有善音乐者,皆直太常。帝从之。
于是四方散乐,大集东京,阅之于芳华苑积翠池侧……伎人皆衣锦绣缯彩,舞者鸣环佩,缀花毦;课京兆、河南制其衣,两京锦彩为之空竭。
帝多制艳篇,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播之,音极哀怨。帝甚悦。”
启民可汗是大业三年正月入朝。品鉴新乐,给乐人做新衣服,乐人还要赶路,四五个月时间肯定是要花的。
这一条记载在杨昭和杨素死后。确实在杨昭尸骨未寒时,杨广就在大开宴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iji8.cc。刺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iji8.cc
杨广虽然很悲伤,但作为皇帝,完成此次西巡的政治目的更为重要。所以杨广斋戒三日为最疼爱的儿子表示哀悼之后,继续与诸国国王和使臣宴饮。
杨广和地位最高的高昌国国王与伊吾吐屯坐在观风行殿上,其他使臣分列下座作陪。
殿前陈列着宏大的仪仗和仪式,热闹的鱼龙百戏在九部乐的伴奏声中循环演出,宾主都十分尽兴。
杨广高兴之余,赏赐外藩使臣无数珍宝,又下令大赦天下。
杨广对身边重臣洋洋自夸,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江东诸帝多待在深宫不出来,不知民间疾苦,所以他们活该亡国。我就不一样。
近臣们纷纷夸赞皇帝南巡北巡西巡之功。
李渊也在近臣中。
他闻言后嘴上附和,心里不以为然。
古代确有喜欢巡狩的明君,但没见过带着妃嫔宫女行宫乐人巡狩的明君。
杨昭与自家二郎三郎熟悉,李渊与太子杨昭的关系也较亲近。
李渊很欣赏太子杨昭,常与朋友说若杨昭继位,定是一位仁明之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太子的臣子,是他们的幸运。
杨昭身死给了李渊很大的打击。
他素有济世安民的念头,才会给二儿子取名为“世民”。
在这之前,李渊只是想成为如高颎、杨素那样的国之重臣,稍稍一点的奢望也就是结局要比高颎、杨素好,不仅自己一辈子得皇帝信任,自己的儿子们也能成为国之重臣。他所想的“济世安民”,也只是身为臣子辅佐君王济世安民而已。
但跟随杨广御驾亲征这一路,“皇帝”的光辉形象在李渊面前缓缓崩裂。
杨昭之死,给了李渊原本理想重重一击。
文臣武将,当生活足够富足后,“利”已经满足,想要的就只剩下“名”。
这样的皇帝,真的能完成自己济世安民的愿望吗?
李渊很早就对杨广生出了不满和警惕之心,太子之死,第一次让他对杨广生出了不屑之心。
这样的皇帝,这样昏庸还不自知的自大愚蠢皇帝,凭什么立在自己上头?
如果是自己,如果是自己……
他打了个颤,警觉自己居然生出了忤逆之心,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渊赶紧将心中的僭越之意抹去,但念头一旦升起,就在心底扎了根,只等一场风雨发芽。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知太子病逝后,立刻向杨广请求回去拜祭。
杨广已经得到了杨昭找许多人“托孤”,只有李世民和李玄霸傻乎乎应下的事。
他在儿子病逝后只假装悲伤了三日就继续大摆宴席,也有这个原因。
杨广很生气。
杨广最厌恶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能力,质疑他的统治不够稳固,质疑他治下的大隋不够强盛。
杨昭此举,把杨广的禁忌踩了个遍——杨广还活着,杨昭居然向其他人托孤,还敢擅言储君之位,甚至说出害怕儿子和兄弟自相残杀的话,杨广能不生气?
若不是杨昭已经死了,杨广简直动了废储的心思。
但又正因为杨昭这个一直顺着他的儿子在临死之前说出了如此多的禁忌之语,杨广无论如何沉浸在宴席中,也无法将这些话忘记。
对杨昭托孤的人,杨广也很厌恶。
不过他不是厌恶李世民和李玄霸,而是厌恶那些不敢答应的大臣。
虽然杨广愤怒杨昭的疯癫之语,但朕的太子都求你们了,你们居然不答应?而且朕一定不会让后代重演自相残杀,朕对朝堂的控制力可不是父皇能比的。杨昭“托孤”的愿望很容易就能完成,你们为何不敢答应?
李二郎和李三郎既拒绝卷入储位之争,又承诺就算发生万一,也会尽全力保证杨昭的儿子富贵终老。
杨昭病逝之后,“太子”之位吸引来的人大部分都会散去,流动到齐王杨暕那里。
在自己还在宴请诸国使臣时,居然只有李二郎和李三郎敢向自己请求回去拜祭太子,不害怕触自己霉头。两人这颗赤诚之心,杨广很感动。
杨广问道:“其他人都担心请求拜祭太子会打扰朕的宴请,惹朕不快。为何你们不担心?”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对太子极亲近,为何臣请求拜祭太子会惹陛下不快?”
李玄霸道:“为人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陛下先为君王,再为父亲,太子病逝也只能哀悼三日,继续坚持完成君王的责任。我和二哥还小,朝政之事用不上我和二哥。身为陛下的晚辈、太子的表弟,我们就该回太子身边守灵。”
杨广心头一暖。
是啊,就算他再生气,杨昭仍旧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他寄托了无数心血的嫡长子。杨昭病逝,自己怎么可能不难过?
因自己表示出杨昭病逝前的疯癫之语不喜,那些大臣居然就怀疑自己的慈父之心,竟然不敢前去拜祭太子,哼!
“去吧,告诉世明,朕忙完后就会来看他,让他不要难过。”杨广温和慈爱道,“世明的兄弟和孩子都不在这里,你们身为世明的表弟,是他最亲近的同辈,就以亲兄弟之礼为他守灵,等朕回来吧。”
很巧的,杨昭字世明。如果他能继位,李世民就要避讳改名了。
杨广赐予李世民和李玄霸九环金带,命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张掖主持太子葬礼。
李世民和李玄霸跪地谢恩,领着九环金带回张掖。
“束九环金带”是隋文帝首创“贵臣”的特权,如后世赐吉服一样。
杨广身边近臣,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特权。两个孩子得了这样的特权,他们都恭喜李渊养了好儿子。
李渊这次没有自得。他平静道:“陛下欣赏二郎和三郎与太子的表兄弟情谊,这是他们应做的事,何来恭喜?”
李渊除在宴会时刻,其余时间禁酒肉、服素服为太子哀悼。
杨广感慨能养出李世民、李玄霸这样好的孩子,李渊也是纯善之人。他对李渊的信任又加重了几分。
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张掖时,张掖正因为太子之死乱作一团。
更让当地官员焦头烂额的是,伴随皇帝一同西巡的乐平公主杨丽华也病重了。
杨丽华的身份很特殊。她是北周宣帝的皇后。隋文帝对她心中有愧,所以对她极好。
杨丽华又颇具政治头脑,早早讨好杨广,多次为杨广进献美人。杨广也对她很亲近。
杨广和朝中重臣都不在张掖。张掖剩余的官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玄霸让李世民操办太子杨昭葬礼,自己去照顾杨丽华。
早在得知太子生病时,李玄霸就让孙思邈悄悄以采药之名避开,并且在张掖传孙思邈只是“民间吹嘘起来的神医,本事不如御医,你看,他照顾的李三郎仍旧病恹恹”的传言。
孙思邈被叶护带走,在草原上躲避,得以逃脱杨广的征召。
以杨广的阴晴不定,说不定会让征召的医师为太子陪葬,李玄霸不敢冒险。
杨广离开张掖之后,孙思邈偷偷潜了回来。李玄霸让他开了一剂能缓解病患临终痛苦的药,以“我常服用”交给御医检验后,给杨丽华喝了几日。
杨丽华的高烧仍旧不退,但精神好了一些,算是回光返照,能留下遗言了。
她所说的遗言,果然是李玄霸在史书中看过的遗言——“妾唯一女,不自忧死,深怜之。汤沐乞回与李敏。”
杨丽华这一辈子过得既风光又凄苦,所挂念的只有自己唯一的女儿。李玄霸知道杨广会同意此事,安慰道:“公主请放心,陛下对公主很亲近,定会同意公主。”
杨丽华欣慰地闭上双眼:“陛下常言李三郎颇懂圣意,李三郎如此说,我安心了。”
她意识再次变得模糊,嘴里一直念着“静训”二字。
李玄霸知道杨丽华念的名字是谁的。
李静训,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去年在汾阳宫病逝。后世因墓葬考古发现,在历史爱好者中颇具名气。
李玄霸虽常进宫,但无缘得见这位杨丽华宠爱的外孙女,也无从改变她的命运。
他知道很多人或悲惨或不公的命运,但都只是旁观者的“知道”。
比如他知道杨丽华最疼爱的独女宇文娥英,会和丈夫李敏一起被杨广赐死,包括杨丽华其余外孙、外孙女在内的所有血脉全部被杀。
李玄霸安慰道:“公主请安息。陛下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
杨丽华停下了嚅嗫,神情更加平和。
御医摸了杨丽华的鼻息和脉搏,摇摇头。
李玄霸恭送乐平公主离世,一边派人向杨广报丧,并呈上亲自记录下的乐平公主的遗言,一边为乐平公主治丧。
小小的张掖城,因两位贵人的葬礼满城戴孝。
官宦士族人家一边要让家中女眷穿戴着华丽的衣服首饰,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去为陛下当气氛小组,一边又要在自家挂孝为太子和乐平公主默哀。
他们又要哭,又要笑,每日战战兢兢。
杨广的旨意到达了张掖。他果然同意了乐平公主的请求,将乐平公主的食邑都赐给了李敏。
他让李玄霸将乐平公主的灵堂设在太子一旁,减轻了两个孩子的工作。
李世民和李玄霸也得以聚在一起守灵,互相照顾。
李玄霸将一张一张的纸钱丢入火盆中。
——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李玄霸又为杨丽华填上了香烛。
——陛下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
安息吧,带着谎言安息。
……
大业五年,大隋平吐谷浑,西域诸国纷纷朝贺,献西域几千里土地。大隋新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迁天下犯人戍卫。
《资治通鉴》曰,“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大隋最强盛的时刻到来。
……
杨广回来了。
他带着太子杨昭和乐平公主的灵柩,浩浩荡荡抄近路回西京大兴安葬。
李渊也跟着杨广离开。李世民和李玄霸跟随处理西域之事扫尾的裴世矩,继续留在张掖。待裴世矩回朝时,再一起回来。
杨广离开时,文武百官终于换上了素衣,为太子进行迟来的守孝哀悼。
从六朝时开始兴起的祭奠纸钱被赶着做了出来,沿路挥洒。
李世民和李玄霸站在张掖城门口,目送大隋皇帝的车驾离开。
在大隋最强盛的时刻,一路挥洒着纸钱离开。
正午的阳光将天边的云彩都染成了火海,仿佛以最直观的景色来描绘此刻大隋的烈火烹油。
而在这灿烂的阳光下,纸钱纷纷扬扬如雨飘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剧情结束。
今天无加更,明天再努力。
碎碎念:
1、
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资治通鉴》
2、
妾唯一女,不自忧死,深怜之。汤沐乞回与李敏。——《北史》
2、
关于杨广在太子病逝后的举止,是依照原本历史中,杨昭大业二年病逝东都时的举止写的。
在七月杨昭和杨素先后死后,杨广除了封王、建造陵墓和寺庙之外,还做了以下的事:
“帝以启民可汗将入朝,欲以富乐夸之。
太常少卿裴蕴希旨,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以下至庶人,有善音乐者,皆直太常。帝从之。
于是四方散乐,大集东京,阅之于芳华苑积翠池侧……伎人皆衣锦绣缯彩,舞者鸣环佩,缀花毦;课京兆、河南制其衣,两京锦彩为之空竭。
帝多制艳篇,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播之,音极哀怨。帝甚悦。”
启民可汗是大业三年正月入朝。品鉴新乐,给乐人做新衣服,乐人还要赶路,四五个月时间肯定是要花的。
这一条记载在杨昭和杨素死后。确实在杨昭尸骨未寒时,杨广就在大开宴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iji8.cc。刺激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iji8.cc